近几年最耀眼的独角兽之一柔宇科技也要登陆科创板了。
2020年12月31日,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柔宇科技”)于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拟科创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担任保荐机构兼主承销商,中金公司为联席主承销商。
据柔宇科技招股书,2017至2020年1-6月,柔宇科技实现营业收入为0.65亿元、1.09亿元、2.27亿元、1.16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59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和-9.61亿元。
三年半累计营业收入4.01亿元,累计亏损却高达31.95亿元。柔宇科技此次IPO却要募资144亿元,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01 上市之路曲折
2020年初,就有市场消息称,柔宇科技已秘密申请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计划筹集约10亿美元以扩大销售、营销和研究设施等投入。
但当时间来到去年七月,柔宇科技却搁浅了美国上市计划,并考虑在中国上市。
它瞄准的是科创板。
根据睿兽分析数据,成立以来,公司已完成10轮以上融资,早期投资者包括深创投、保利资本、IDG资本、松禾资本、中信资本等机构。其最近一笔融资为2019年12月完成的3亿美元F轮融资,最后一轮融资的估值约为60亿美元。
本次IPO,柔宇科技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12000万股普通股,募资144亿元。公司发行前总股本为36000万股,那么IPO之后的估值大约是576亿元人民币。
柔宇科技成立于2012年5月,由斯坦福大学三位华人校友刘自鸿、魏鹏和余晓军创立,是一家柔性显示屏及传感器研发商,主要通过自主研发的核心柔性技术生产全柔性显示屏和全柔性传感器,以及包括折叠屏手机和其他智能设备在内的全系列新一代人机互动产品。
2014年7月,柔宇科技推出了厚度仅有0.01毫米、卷曲半径可达1毫米的新型超薄彩色柔性显示屏,两项指标均打破世界纪录。
2018年6月,柔宇科技投资约110亿元建设的全球首条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在深圳正式点亮投产。
刘自鸿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柔宇科技目前在业务定位上,实行B2B+B2C模式。
刘自鸿解释说:“柔宇既研发生产全柔性显示屏和全柔性传感器等核心基础器件,也致力于拓展柔性技术应用到不同的场景,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和终端产品。”
尽管to B和to C对一家企业来说向来是一道哈姆雷特式难题,但是在刘自鸿眼里,却是可以兼得的鱼和熊掌。
在C端市场,柔宇科技于2018年10月发布了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柔派(FlexPai)。截至目前,公司旗下产品囊括FlexPai柔派手机、RoWrite柔记、RoTorch柔炬、柔性屏时尚衣帽、Royole Moon系列、Royole-X及配件等7大类别。
在B端市场,柔宇科技近年来陆续将全柔性显示屏、全柔性传感技术渗透到智能移动设备、智能交通、文娱传媒、运动时尚、智能家居和办公教育等六大行业。
“行业中没有绝对的模式,还是要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基因、能力和市场定位的方式。我们现在认为to B和to C的结合模式,对于柔宇来说最合适,可以让合作伙伴一起去打造柔性电子生态。”这是刘自鸿在采访中给出的回答。
02 to B还是to C?
2020年2月,刘自鸿发布全员信称,计划将项目进行优化重组,缩减市场价值较小而资源消耗较大的项目,将战略资源向市场价值大、市场占有率高、现金流稳健的产品和项目汇集。
根据公司营收披露,主营业务里to B的占比从2017年的82.04%一路下降到了2020年上半年的22.02%。
目前,在B端市场中,华为、小米、苹果等手机巨头都没有用柔宇的技术,柔宇索性把它们都列为了竞争对手。2020年上半年公司在to B业务的收入仅为2476万元。
在C端,公司的手机等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是直销和经销,2020年上半年,直销占21.56%,经销占78.44%。
“一般而言,经销的数据是东西给到供应商就可以记账了,供应商卖不卖得出去是他们的事儿。直销这块营收只有2000多万元,但是一部手机的单价就大几千元,数量级太小,真实性无从验证。”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说。
作为对比的是,三星Galaxy Fold在2019年11月正式发售的时候,售价15999元,到了12月,三星高管Young Sohn声称销量已经达到100万部。华为称其折叠屏手机Mate X自从2019年11月上市以来,售价16999元,声称每月销售量达到10万台,
从表面上看,C端卖得不好也有可能是柔宇的技术“叫好不叫座”,或者是技术公司使用终端产品作为“Reference Design(参考设计)”,但是再看看公司的风险提示,感觉公司真的把C端产品作为自己的市场定位,这令人十分困惑。
根据招股书,公司主要提供柔性电子产品与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基于全柔性显示屏和全柔性传感器技术的多种场景应用,因此存在新技术替代风险。
“一方面,由于柔性电子产品尚未在行业内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或确定的技术发展路线,存在技术路线分歧的风险,进而可能影响消费者对柔性电子产品的选择;另一方面,柔性电子技术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排除有新的替代技术出现,导致现有技术面临新的竞争,公司存在新技术替代风险。”
实际上,技术路线目前确实存在分歧,但是对于技术公司来说,这样的分歧并非是消费者选择的,而是业内厂家选择的。
举例来说,以三星主导的技术路线,也就是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路线,目前是华为做柔性屏手机用的就是三星的技术,并非是因为华为的消费者认可三星技术,而是华为认可。
那以柔宇为代表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技术路线呢?从不断缩水的B端市场来看,尚未得到行业认可。而C端这边,也只是柔宇自己的系列产品在用。
根据公司披露,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销售规模较小且新产品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公司将存在持续亏损。
具体到费用上看,报告期间,公司费用合计分别为3.5亿元、7.9亿元、10.4亿元和9.7亿元,期间费用率分别为536.77%、725.23%、460.15%和831.64%。
公司解释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较高主要系公司尚处于从创业期到快速成长期的过渡阶段,市场尚处于培育期,销售收入规模相对较小所致。
从营收结构来看,公司的营收毛利接近于0。现阶段收入结构分析意义不大,完全处于研发阶段。
IPO前,前五大股东中,柔宇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自鸿直接持有38.61%的股份;其他大股东还有联合创始人魏鹏和余晓军,分别持股4.97%和4.47%;机构大股东有中信资本和深创投,分别持股6.05%和4.64%。此外,松禾资本、IDG资本、基石资本、前海基金、Alpha Wealth等均在股东之列。
03 柔性OLED市场未来可期
抛开柔宇这家公司不看,柔性屏市场到底是“真刚需”还是“伪需求”?
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升,高端电子设备日益普及,消费者对显示屏的要求逐渐提高。
OLED显示屏不但具备了优于传统LED屏幕的显示对比度、色域、可视角、反应速度、柔性高等特点,而且更加轻薄、省电,整体性能更优,未来将成为主流。
相比传统的显示技术,柔性显示具有众多优点,例如轻薄、可卷曲、可折叠、便携、不易碎等,而且便于进行新型设计。
柔性显示技术将革命性地改变消费电子产品的现有形态,让大量的潜在应用成为可能,对未来的人机交互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
自苹果初代iPhone开启大屏智能手机时代以来,这之后手机的形态没再发生太大变化,智能手机行业似乎进入了创新瓶颈,出货量持续下滑,厂商纷纷开始寻求新的突破。
此时折叠屏、柔性屏技术的出现无疑再次引起业界和消费者的关注,期待一场新的手机技术革命的到来。
阻碍折叠屏手机发展的因素是成本高、屏幕的耐用性差和良率低,导致折叠屏手机供给不足,但终端需求仍十分旺盛。
2019年11月华为折叠屏手机“Mate X”开售,官方售价16,999元,一度成为抢手货。
不过放眼未来,折叠屏仍属于过渡性产品,可卷曲屏才是柔性OLED屏手机的终极形态。
与折叠屏相比,卷曲屏可通过卷曲的方式节省更大的空间,携带更方便,更符合消费者需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预计到2025年全球柔性电子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49.40亿美元,2019年至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44.71%。
智能移动终端、智能交通、文娱传媒、智能家居、运动时尚和办公教育等各行各业对柔性电子技术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
在需求不断增加的驱动下,中国面板厂商近两年纷纷大规模投资柔性OLED产线,已有多条柔性AMOLED产线实现量产,2020年~2022年还将有多条产线陆续投产,中国在柔性AMOLED领域已具备较强的实力。
随着产能的进一步释放,中国本土面板厂商将有望凭借本土优势抢占市场份额,中国折叠屏手机柔性OLED面板国产化已是大势所趋。
未来,随着柔性OLED技术不断完善,良率不断提升,单位成本下降未来可期,更多的手机厂商将逐步加入柔性屏手机的阵营,从而加快折叠屏手机在市场普及的速度。
这项技术成熟后,和5G结合,将有望在家电、电子产品、汽车、医疗等领域实现应用,市场前景可观。
回到柔宇科技,在这股柔性OLED热潮中,柔宇会有立足之地吗?
实际上,对柔宇科技来说,它的市场前瞻性并没有错,它自主创新的初衷更值得鼓励,但在实现路径中或许还面临很多不确定性。
原创文章,作者:E, 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daox.com/cases/1143.html